![]() |
服务热线:贝斯特bst3344 |
关于2008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
内容分类: 财务会计法 |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 |
文 号: | 发文机关: | |
发文日期:2009-08-17 | 生效日期:2009-08-17 |
--在荆州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
荆州市财政局局长 张端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提出2008年财政决算情况和200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市人大常委会对2008年市本级财政决算予以审查和批准,并请对2009年上半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予以审议。
一、2008年财政决算情况
2008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总收入(不含社保费收入)420151万元,完成预算395055万元的106.35%,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3.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061万元,完成预算的109.67%,比上年增长22.72%。全市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不含社保基金支出)904118万元,剔除省专项补助列本级支出239882万元,完成预算482076万元的137.79%,比上年增长27.35%。全市财政收支决算平衡结果:财政总收入967984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05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28997万元(税收返还43836万元,调整财政体制基数返还收入22084万元,原体制补助477万元,专项补助收入239881万元,一般转移支付补助120604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93211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65803万元,调整工资补助10658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补助31729万元,各项结算补助4898万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收入-10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2274万元,调入资金9655万元。财政总支出934589万元,其中: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904118万元,体制上解省支出21145万元,专项上解省支出8012万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1294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0万元,年终结余33395万元,结转下年使用支出22847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10548万元。
2008年,市级全口径财政总收入93019万元,完成预算84789万元的109.71%,比上年同口径数增长28.12%。市级地方预算支出执行125825万元,完成预算92181万元136.50%,支出分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207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6.58%;
公共安全187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8.50%;
教育111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1.72%;
科学技术144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62%;
文化体育与传媒26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8.42%;
社会保障和就业66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27%;
医疗卫生75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6.04%;
环境保护140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0.15%;
城乡社区事务53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6%;
农林水事务263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67.59%;
交通运输8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56.00%;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63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9.02%;
其他支出165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26%;
2008年市级支出高于年初预算的原因,一是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费附加、行政事业性收费、捐赠收入等列收列支项目增加4688万元;二是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照文件规定的项目安排支出21712万元;三是增列还贷支出4000万元,补充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300万元;四是预发第二步津补贴增支665万元;五是城市建设资金增支1000万元;六是安排政府专项工作如第二届世界华商500强高峰论坛、水利系统改制等经费及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经费1280万元,剔除上述因素33645万元,实际完成预算100%。
市级财政收支初步平衡情况是:财政总收入190430万元,其中:地方收入51476万元,税收返还19103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补助23780万元,原体制补助477万元,调整财政体制核定基数返还2783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347万元,一般转移支付补助30902万元,义务教育补助收入204万元,缓解县乡困难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26万元,省专项补助47201万元,结算补助9506万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收入-10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195万元,调入资金336万元。财政总支出191669万元,其中:本级支出173026万元,上解支出18643万元。收支相抵后,支大于收1239万元,比年初预算缺口减少761万元。
今年上半年,市审计局对2008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报告主要指出了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部门预算调整不到位、财政专项资金未完全专用和应作未作预算收入等问题。对审计报告指出的问题和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要求,我们及时认真进行了整改。
针对应作未作预算收入的问题,已将2008年国库收付局利息收入126.96万元、商行股权红利95.93万元和长江经济联合发展股份公司分红款8.4万元缴入国库;针对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部门预算调整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年度尽可能对支工、支农项目预算进行细化,便于人大监管和审计监督;对于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分配和使用,将纳入预算管理,相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明确使用范围和标准,建立必要的评审机制,加强财政监管,杜绝随意性。详细的整改报告已向市人大报告,今后,财政部门要进一步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
二、200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61306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474157万元的55.11%,较上年同期增收34585万元,同比增长15.25%。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16205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211427万元的54.96%,较上年同期增收18276万元,同比增长18.66%。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必须完成预算任务50%”的上半年财政收入任务目标。上划省级收入完成26612万元,占预算数49710万元的53.53%,比上年同期增长13.90%;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13328万元,占预算数207360万元的54.65%,比上年同期增长14.10%。分征收部门:国税部门完成133584万元,占年初预算248544万元的53.75%,较上年同期增收13870万元,同比增长11.59%;地税部门实现86616万元,完成预算任务155015万元的55.88%,较上年同期增收14948万元,同比增长20.86%;财政部门实现41106万元,完成预算任务70598万元的58.23%,同比增长16.32%。上半年,全市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100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39907万元的38.90%,比上年同期增长9.86%。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为支持荆州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20强,经市政府批准,对荆州区4个主题税种的分享改入库环节分享为财政结算办理,市级财政收入预算计划由107277万元调减为10167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计划由59044万元调减为53443万元。
上半年,市级财政收入实现54870万元,完成预算数101676万元的53.97%,比上年同期增长23.02%,增收10269万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382万元,完成预算数53443万元的49.36%,比上年同期增长18.41%,增收4101万元;上划省级收入完成5599万元,完成预算数9564万元的58.54%,比上年同期增长26.13%;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1588万元,完成预算数35071万元的61.56%,比上年同期增长29.84%。分征收部门:国税部门完成27775万元,完成预算任务47404万元的58.59%,较上年同期增收4625万元,同比增长19.98%;地税部门实现20181万元,完成预算任务35218万元的57.3%,较上年同期增收4136万元,同比增长25.78%;财政部门实现6914万元,完成预算任务19054万元的36.29%,同比增长27.89%。市级征收社会保险费53395万元,完成全年预算61048万元的87.46%。
收入分主要项目为:
增值税完成18252万元,占预算数的57.75%,比同期增长28.54%;
消费税完成3047万元,占预算数的94.48%,比同期增长36.21%;
营业税完成11944万元,占预算数的57.43%,比同期增长22.80%;
企业所得税完成9025万元,占预算数的54.37%,比同期增长23.58%;
个人所得税完成3260万元,占预算数的66.22%,比同期增长10.77%;
城建税完成1330万元,占预算数的51.21%,比同期增长10.10%;
其他工商税完成1096万元,占预算数的38.07%,比同期下降34.96%;
罚没收入完成3275万元,占预算数的46.79%,比同期增长18.15%。
上半年,市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2087万元,占年初预算支出指标10.80亿元的29.71%,同比下降5.31%,支出分项目完成情况为:
一般公共服务完成8078万元,占预算的36.89%,同比增长6.47%;
公共安全完成6311万元,占预算的35.81%,同比下降20.19%;
教育完成3538万元,占预算32.02%,同比下降25.81%;
科学技术完成277万元,占预算的17.48%,同比增长24.22%;
文化体育与传媒完成901万元,占预算的31.66%,同比下降30.69%;
社会保障和就业完成3135万元,占预算的47.24%,同比增长10.27%;
医疗卫生完成3824万元,占预算的57.76%,同比增长11.55%;
环境保护完成477万元,占预算的34.00%,同比增长53.87%;
城乡社会事务完成1714万元,占预算的29.16%,同比下降11.19%;
农林水事务完成1445万元,占预算的27.22%,同比增长7.51%;
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完成1036万元,占预算的13.26%,同比下降30.70%;
其他支出完成1044万元,占预算的5.84%,同比增长82.52%。
(三)全市预算执行特点
分析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财政总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我市部分重点税源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营困难,入库税收锐减,对全市上半年财政收入保任务保增长带来很大压力。元月份财政收入形势开局不利,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13.0%。面对严峻形势,全市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分析税源结构、突出抓好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控;加强沟通配合,及时协调解决财税征收管理中的实际困难,迅速扭转了收入下降的困难局面,2至6月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分别达到了13.1%、7.1%、14.1%、12.2%、15.3%。上半年完成年初预算的55.1%,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上半年财政收入任务目标,为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达到18.7%,超全省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7位;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超过财政总收入增幅4.6个百分点,为3年来的首次。
三、税收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入库全口径地方税收收入220200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的57.3%,增长15.1%,进度和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和9.3个百分点。
其中,增值税入库109615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51.8%,同比增长11.0%;营业税入库39461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53.4%,同比增长17.0%;企业所得税入库27211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54.7%,同比增长16.9%;个人所得税入库11954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64.39%,同比增长9.10%
四、主要税源企业增收明显,支撑作用加强。全市排名前10强的企业入库税收合计558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收14235万元,增收额占税收收入增收总额的49.1%,分别拉动财政总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长6.3和7.4个百分点;入库税收较上年同期增长34.1%,分别比财政总收入和税收收入增幅高18.8和19.0个百分点,支撑着全市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增收较好的企业主要有白云边、法雷奥和沙隆达等。
五、市级财政支出进度较低。上半年财政支出进度不快,公共安全、教育和文化体育与传媒未达到序时进度。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一是严格按序时进度控制基本支出,改变过去一次性下达全年用款指标方式,分季下达用款指标,严控预算单位“提前消费”。2008年市级实行非税收入收支脱钩,公安系统在报支出计划时采取“先预算内后预算外”,上半年预算内支出超序时进度2个月,教育系统各学校6月份考虑放假因素,将7、8月工资提前发放,造成公共安全和教育支出同期数偏大,今年同比下降;二是在预算编制的支出指标中,除按时间进度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外,还有相当数量年中特定时间发生的特定支出,如归还贷款支出、本级专项支出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支出;三是列收列支因收入进度低影响支出进度,如年初预算安排的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和行政收费支出因其收入分别仅完成任务的18.4%和23.3%,相应的影响了支出进度;四是一次性支出的减少造成个别项目支出下降,如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受上年同期拨付 “奥运火炬”传递支出380万元影响,本期同比下降30.7%。
四、上半年预算执行中所做的工作
为了确保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和财政工作任务的实现,上半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全省、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好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结合国家出台的各项“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政策措施,从我市实际出发,加大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力度。上半年全市争取中省专项补助资金103230万元,比去年同期同口径增长47.37%。其中市级争取27103万元,比去年同期同口径增长31.62%。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荆州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20强要求,组织工作专班对支持工作的具体操作问题进行协商沟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荆州开发区做大做强。先后将开发区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电子工业园建设项目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监管。
(二)着力深化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在对市直88个部门276家行政事业单位继续实行规范的部门预算的同时,对市计生委、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法院、市残联、市卫生局等10个单位部门预算进一步细化,报市人大重点审查。对项目投资金额较大、重点项目较多的市人防办、市建委、市土地局、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纪委、市委党校等76家单位的项目支出进行严格评审。对依据不足、行政成本过高、与经济民生联系不紧密的项目进行了压缩或取消。试编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11家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围绕促进公共资源均等化,进一步规范了津补贴发放标准,调整、统一了市级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供养政策,规范了部分单位收入分配行为,促进了公平和谐发展。
(三)坚持民生优先理念。今年以来,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财政工作的落脚点,不断加大投入,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上半年继续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发放各类补贴资金66000多万元,全面启动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到6月底止,全市农业开发项目共完成投资9882万元,推进孟溪大垸、洪湖“锦绣梅园”新农村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保体系,廉租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荆州中心城区今年安排住房保障资金3000多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012套,为6000余户家庭发放住房补贴。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为义务教育安排公用经费14175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6%。加大对高校和中职学生资助力度,市财政向市属高校和中职学校发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3012万元。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筹措就业再就业资金15067万元,全面落实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上半年,我们主动将监督关口前移,形成了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全程覆盖的财政监督新机制。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在收入监督方面,加大了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征缴、税收征管质量的检查。在支出监督方面,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工资及津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等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中央扩内需资金检查。为确保中央新增投资及时发挥拉动内需实效,我们加强与纪委、审计、发改、建设等部门的配合,将中央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列入财政监督重点事项,从项目申报审批、资金拨付、招投标程序、工程质量对中央投资项目进行了全程监管,保障了扩内需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三是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小金库”治理检查工作,对64家市直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
五、强化措施,迎难而上,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政任务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荆州财政科学发展的动力。强化措施,迎难而上,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确保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目标。
(一)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完成。进一步完善财、税、银综合协调机制,建立收入分析监管制度,把握收入动向。强化税源管理,大力开展税源普查工作,摸清税源底数,防止税源流失。强化非税收入监管,不断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规范收缴程序,实施动态监控,使所有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时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确保财政总收入任务完成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的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支持经济发展,着力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税源支持。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定项目实施规划,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帮扶,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城区经济发展的动态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扶持荆州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20强,帮助沙市区纳入中省县级财力保障范围,全面支持荆州开发区做大做强,促进荆州城区经济一体化快速协调发展。
(三)加强财政监管,着力提高理财水平。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办法和配套措施,确保财政性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加强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公开、公正、规范运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逐步探索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建立预算、审批、使用的全程监督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理顺荆州城区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财权事权相匹配,有利于争取中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财政管理体制。
(四)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支出需要。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国家各种惠农补贴发放到农民手上。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多方筹措资金,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支持科技基础平台和文化教育平台建设,扶持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建立并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开展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试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完善住房公积金财政监督机制。加大对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为“清水之城,和谐荆州”建设做出新贡献。
湖北省荆州市财政局
2009年08月17日
Copyright © 2008-2024 贝斯特bst3344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贝斯特bst3344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
![]() FCouncil |
![]() 御财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