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斯特bst3344_集团官网

贝斯特bst3344_集团官网

服务热线:贝斯特bst3344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1号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发布《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土地增值税“三控一促”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内容分类: 税务 实 效 性:现行有效
  文    号: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1号 发文机关:科学技术部
  发文日期:2015-06-09 生效日期:2015-08-01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发布《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土地增值税“三控一促”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1号                   2015-06-09

现将《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土地增值税“三控一促”管理办法(试行)》予以发布,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
1.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和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2.土地增值税申报表附表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
2015年6月9日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土地增值税“三控一促”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土地增值税管理,保障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91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
第三条“三控一促”,是指在土地增值税管理工作中施行源头监控、成本管控、风险防控,促进土地增值税管理规范化。

第四条纳税人应当向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如实申报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税款,保证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 源头监控
源头监控,是指主管地税机关应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管理和过程监控,从纳税人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始,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为加强土地增值税预征、清算管理奠定基础。

第一节 项目管理
第五条主管地税机关应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日常税收管理,实施项目管理。主管地税机关应根据纳税人报送的项目资料,按项目分别建立档案、设置台账,结合当地实际,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纳税人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预售、竣工验收、工程结算、项目清盘等房地产开发全过程实行跟踪监控,做到税务管理与纳税人项目开发同步。
第六条纳税人应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获得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许可后十日内,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项目登记,同时报送《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及主管地税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已开始销售但尚未办理清算申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纳税人应于本办法施行后在主管地税机关规定时限内补报《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
第七条各级地税机关要建立完善与同级发展改革、国土、建设、规划、房管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强化土地增值税管理。部门信息交换可充分利用省局推广的部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
第八条对纳税人分期开发项目或者同时开发多个项目的,主管地税机关应督促纳税人根据清算要求按不同期间和不同项目合理归集有关收入、成本、费用。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预征
第九条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应按照本办法规定预缴土地增值税。
纳税人转让经政府批准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取得的收入,暂不预征土地增值税,但应在取得收入时按规定到主管地税机关登记或备案。

第十条房地产转让收入是指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价款、预收款、定(订)金、违约金和其他经济利益,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
因房地产购买方违约,导致房地产未能转让的,转让方收取的定(订)金、违约金不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确认为房地产转让收入。

第十一条各市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地方税务局的要求,按照不同类型房地产确定适当的土地增值税预征率,并报省地方税务局备案。

第十二条纳税人应按照取得的转让房地产收入和预征率计算预缴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预缴税款=转让房地产收入额×预征率

第十三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它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转让房地产,并预缴土地增值税,其收入按下列方法和顺序确认:
(一)按本企业在同一地区、同一年度转让的同类房地产的平均价格确定;
(二)由主管地税机关参照当地当年、同类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确定。

第十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部分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时,如果产权未发生转移,不预征土地增值税。
第十五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处置利用地下人防设施建造的车库(位)等设施取得的收入,不预征土地增值税。

第十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处置非地下人防设施建造的车库(位)等设施取得的收入,凡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业主签订销售协议并转让产权的,应预征土地增值税。
第十七条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月(或季)预缴土地增值税,应于月(或季)末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具体缴纳期限由县(市、区)级税务机关确定。

第三节清算申报受理
第十八条土地增值税的清算申报主体是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主管地税机关负责土地增值税清算申报的受理和审核。

第十九条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竣工、完成销售的;
(二)整体转让未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三)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四)纳税人申请注销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手续的。

第二十条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主管地税机关可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一)已竣工验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转让的房地产建筑面积占整个项目可售建筑面积的比例在85%以上,或该比例虽未超过85%,但剩余的可售建筑面积已经出租或自用的;
(二)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三年仍未销售完毕的。
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三年仍未销售完毕的,是指取得最后一份销售(预售)许可证满三年仍未销售完毕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上述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中所称的“全部竣工”、“已竣工验收”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形:
(一)开发产品竣工证明材料已报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
(二)开发产品已开始投入使用;
(三)开发产品已取得了初始产权证明。

第二十二条对于符合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应清算项目,纳税人应当在满足条件之日起90日内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清算申报。
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可清算项目,由主管地税机关确定是否进行清算。对于确定需要进行清算的项目,由主管地税机关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纳税人应当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之日起90日内办理清算申报,并按规定提供清算资料;对于确定暂不清算的,应继续做好项目管理,定期作出评估,及时确定清算申报时间,并通知纳税人办理清算申报。

第二十三条纳税人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应提供的清算资料:
(一)土地增值税清算报表及其附表(见附件),其中附表的选用由各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当地情况自行确定;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清算说明。主要内容应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用地、开发、销售、关联方交易、融资、税款缴纳及成本费用分摊方式等基本情况和主管机关需要了解的其它情况;
(三)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初始产权登记证、测绘报告、竣工验收备案表;
(四)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凭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
(五)拆迁(回迁)合同、签收花名册或签收凭证;
(六)银行贷款合同及银行贷款利息结算通知单;
(七)项目规划、设计、勘察、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材料采购等相关有效凭证;
(八)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甲供材料设备购领存明细表;
(九)商品房销售台账、销售合同等与转让房地产的收入、成本和费用有关的证明资料;
(十)开发项目中的公共配套设施,建成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和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相关证明资料;
(十一)转让房地产有关税金的完税凭证。对于同一张完税凭证属于多个开发项目缴纳税金的,应在完税凭证上注明清算项目缴纳的税金金额;
(十二)纳税人委托税务中介机构审核鉴证的清算项目,还应报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地增值税清算税款鉴证报告》。
(十三)主管地税机关需要相应项目记账凭证的,纳税人还应提供记账凭证复印件。

第二十四条主管地税机关收到纳税人清算申报资料后,对符合清算条件的项目,且报送的清算资料完备的,予以受理;对纳税人符合清算条件、但报送的清算资料不全的,应要求纳税人在15日内补报,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补齐清算资料后,予以受理;对不符合清算条件的项目,不予受理。主管地税机关已受理的清算申报申请,纳税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撤销。主管地税机关在做出予以受理、补正资料告知、不予受理决定时,应向纳税人下达《事项通知书》予以书面告知。

第三章 成本管控
成本管控,主要是通过明确相关政策,强化对开发项目成本费用的审核,实现对清算项目的有效控管。
第一节清算申报审核
第二十五条主管地税机关受理纳税人申报资料后,应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完成清算审核。
如有特殊情况无法于90日内完成审核,经县级机关批准,可延期完成,并书面告知纳税人。

第二十六条清算审核包括案头审核、实地审核。
案头审核是指对纳税人报送的清算资料进行数据、逻辑审核,重点审核项目归集的一致性、数据计算准确性等。
实地审核是指在案头审核的基础上,通过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地查验等方式,对纳税人申报情况的客观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应重点实地核查项目的楼栋、道路、绿化等工程量,确定学校、体育场馆、车位等的产权归属。

第二十七条房地产开发项目应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项目为单位进行清算,原则上以发展和改革部门下发的《立项批复书》、规划部门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为依据确认清算项目。分期开发的,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

第二十八条普通标准住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
(二)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
(三)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
随房屋一并转让的地下室(储藏室)、阁楼、停车位、车库,凡转让的房屋为普通标准住宅的,地下室(储藏室)、阁楼、停车位、车库按照普通标准住宅进行;凡转让的房屋为其它类型房地产的,地下室(储藏室)、阁楼、停车位、车库按照其它类型房地产进行清算。单独转让的地下室(储藏室)、阁楼、停车位、车库按照其它类型房地产进行清算。

第二十九条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金额的确认:
(一)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1.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地价款为纳税人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地价款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交的土地出让金;以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地价款为向原土地使用人实际支付的地价款。
2.纳税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契税。

(二)房地产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在房地产开发期间,按政府规定缴纳的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相关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计入开发成本。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包括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及有关地上、地下附着物拆迁补偿的净支出、安置动迁用房支出等。
(1)拆迁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必须是真实发生和实际支出的,支付给被拆迁人的拆迁补偿、拆迁(回迁)合同和签收花名册或签收凭据应一一对应。
(2)拆迁安置费用的计算。
①房地产开发企业用建造的本项目房地产安置回迁户的,安置用房视同销售处理,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确认收入,同时计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拆迁补偿费。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给回迁户的补差价款,计入拆迁补偿费;回迁户支付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补差价款,应抵减本项目拆迁补偿费。
②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异地安置,异地安置的房屋属于自行开发建造的,房屋价值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计算,计入本项目的拆迁补偿费;异地安置的房屋属于购入的,以实际支付的购房支出计入拆迁补偿费。
③货币安置拆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合法有效凭据计入拆迁补偿费。

2.前期工程费,包括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三通一平”等支出。

3.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以出包方式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以自营方式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1)发生的费用应与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工程结算报告、工程施工合同记载内容相符。
(2)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购建筑材料时,自购建材费用不能重复计算扣除。
(3)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根据合同约定,扣留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一定比例的工程款,作为开发项目的质量保证金,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已就质量保证金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具发票的,按发票所载金额予以扣除;未开具发票的,扣留的质保金不得扣除。

 (4)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已装修的房屋,其装修费用可以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

4.基础设施费:是指开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基础设施支出,主要包括开发小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环卫、绿化等工程发生的支出。

5.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不能有偿转让的开发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
(1)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造的与清算项目配套的居委会和派出所用房、会所、停车场(库)、物业管理场所、变电站、热力站、水厂、文体场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按以下原则处理:
①建成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
②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
③建成后有偿转让的,应计算收入,并准予扣除成本、费用。

(2)纳税人将公共配套设施等转为自用或出租,不确认收入,其应分担的成本、费用也不得扣除。

6.开发间接费用,是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所附送的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的或资料不符合清算要求或不实的,主管地税机关可参照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建安造价定额资料,结合房屋结构、用途、区位等因素,核定上述四项开发成本的单位面积金额标准,并据以计算扣除。各市地方税务局应定期获取当地建安造价定额相关资料,合理制定上述成本核定标准。

(三)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按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它房地产开发费用,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5%计算扣除。
2.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10%计算扣除。
全部使用自有资金,没有利息支出的,按照以上方法扣除。
3.房地产开发企业既向金融机构借款,又有其它借款的,其房地产开发费用计算扣除时不能同时适用本条1、2项所述两种办法。

(四)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指在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五)财政部规定的其它扣除项目。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加计20%扣除。
第三十条审核扣除项目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扣除项目金额中所归集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必须是实际发生的。除另有规定外,扣除项目须提供合法有效凭证;不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的,不予扣除。
合法有效凭证是指:
1.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2.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相关部门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3.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者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部门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4.其它合法有效凭证。

(二)扣除项目金额应当准确地在各扣除项目中分别归集,不得混淆。
(三)纳税人分期开发项目或者同时开发多个项目的,或者同一项目中建造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其扣除项目金额的分摊比例,可按实际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占可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面积的比例计算,或按已售建筑面积占可售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也可按地税机关确认的其它方式计算。
(四)对同一类事项,应当采取相同的会计政策或处理方法。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规定不一致的,以税务处理规定为准。
(五)扣除项目金额中所归集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必须是在清算项目开发中直接发生的或应当分摊的。

第三十一条地产开发企业处置利用地下人防设施建造的车库(位)等设施取得的收入,不计入土地增值税收入,凡按规定无偿移交给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用于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的,准予扣除相关成本、费用。

第三十二条地税机关在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工作中,可以按规定探索购买劳务的方式,协助解决工程造价等专业技术问题。

第三十三条为确保清算审核工作更加专业、高效,各主管地税机关可设立集中清算审核工作组,由专人(组)对清算项目实施分类、切块式的审核模式。即将一个清算项目分为项目概况、收入、成本、费用四大类分别进行审核。每一类别均由相对固定人员(小组)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审核,并负责相应数据、文书、政策的合成和归集。

第二节 清算税款征收
第三十四条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结束,主管机关应当出具《税务事项通知书》,将审核结果书面通知纳税人,并确定办理补、退税期限。纳税人未按照主管地税机关规定的期限补缴土地增值税的,应按日加收滞纳金。

第三十五条纳税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实行核定征收。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二)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三)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确定转让收入或扣除项目金额的;
(四)符合土地增值税清算条件,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清算手续,经地税机关责令限期清算,逾期仍不清算的;
(五)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第三十六条核定征收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按照取得的转让房地产收入和核定征收率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缴税款=转让房地产收入×核定征收率

第三十七条核定征收率原则上不得低于5%。各市地方税务局应当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省地方税务局的要求,通过国土部门查询项目土地价格、参照当地扣除项目金额标准、同期同类房地产销售价格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不同房地产类型土地增值税核定征收率,并报省地方税务局备案。
第三十八条符合上述核定征收条件的,应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从严、从高确定核定征收率。税务人员应对房地项目开展土地增值核定征收核查,经主管机关集体审议并报上一级地税机关备案后,通知纳税人补缴税款或办理退税。

第四章 风险防控
风险防控,是按照《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税收为征管对象,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专业化管理为保障,对土地增值税申报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风险识别,实施风险应对,以降低土地增值税税收损失率。
第一节 目标规划与指标管理
第三十九条省地方税务局业务部门、各市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根据年度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报送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十条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合省地方税务局各业务部门、各市地方税务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的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确定风险实施方案的模型、时限等,形成总的年度计划,据此开展全省地税系统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第四十一条各级业务部门负责土地增值税税收风险指标和模型的设计、汇集。应认真开展行业调研,积累清算案例,探索成本控制内在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指标和模型。同时,定期开展风险指标和模型的验证,及时更新,不断提升成本风险识别水平。

第四十二条各市地方税务局可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将清算审核和风险管理进行有机整合,借助专业纳税评估力量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清算申报资料进行专项评估。通过评估发现清算数据风险点,并及时加以识别、分析和应对,切实提高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工作质量,有效降低涉税风险。

第二节 风险识别
第四十三条风险识别是指地税机关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发现容易产生税收风险的领域、环节或纳税人群体,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精准指向和具体对象。

第四十四条土地增值税风险识别主要包括预征环节的税收风险识别和成本费用管控环节风险识别。
第四十五条预征环节的税收风险识别,应重点关注销售单价是否真实、已售建筑面积是否足额申报、是否按规定进行预征申报等。

第四十六条销售单价风险识别,应对申报的销售单价,通过市场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发票和预收款收据开具信息,获取相同或近似销售日期和地理区位的房地产销售单价均值,进行比对。
第四十七条预收款申报风险识别,应对申报的预收款收入,与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信息进行比对;与流转税销售不动产税目税基比对。

第四十八条销售进度风险识别,获取发票开具信息标明的建筑面积,计算其占全部房源信息建筑面积的比例,与85%进行比对。

第四十九条通过主动采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第三方信息和定期实施实地巡查,完成下列开发产品对外投资和视同销售的风险分析和识别:
(一)以开发产品作价对外投资
将契税申报缴纳信息和国土、房管部门权属转移信息,分别与纳税人申报的已售房源信息进行比对。
(二)视同销售
通过实地核查,调查是否存在视同销售的交易事项,是否按规定计价。

(三)以房抵债
获取项目开发产品的法院拍卖和执行信息,与纳税人申报的已售房源信息进行比对,识别以房换地、以房抵工程款或材料款、以房抵广告费、以房抵银行贷款本息等风险。

第五十条成本费用管控环节风险识别,应重点关注扣除票据是否合法、工程量是否真实和单位工程成本是否处于合理区间等。

第五十一条主管地税机关在进入清算申报审核环节后,应首先对扣除票据进行风险识别。
(一)大额票据风险识别
设定较大金额票据票载金额上限,超出上限时进行风险提示。

(二)违规发票风险识别
对纳税人申报的发票数据,与发票换版记录、发票字轨号码、批印年代比对,凡发现发票字轨号码缺失,以及与发票填开时间逻辑关系不一致的,及时进行风险提示。

第五十二条主管地税机关应运用源头监控环节获取的工程结算等基础资料,以及从建筑工程主管部门获取造价指标,提取纳税人明细申报数据,重点围绕下列内容进行风险识别:
(一)决算金额与预算金额、合同造价比对
提取开发项目建筑工程造价和工程总承包合同标明的造价,分别与纳税人申报的相应建筑工程决算金额比对分析。

(二)土建工程平方米造价比对
申报的建筑工程单位成本,与开工年份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公布的相应建设工程单位(平方米)造价进行比对分析。

(三)主要建筑材料用量比对
将钢材、商砼、水泥等主要材料耗用数据,与当地相应工程主要材料用量标准比对分析。

(四)关联企业比对
将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总承包商的投资人等信息,与纳税人税务登记信息比对分析。

第五十三条土地成本风险的比对识别。
(一)契税申报信息比对
纳税人申报的土地成本金额、土地面积,与纳税人获得土地时缴纳契税时申报的税基和土地面积进行比对。
(二)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与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出让信息比对。
(三)以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与转让方申报的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信息比对。

第三节 风险应对
第五十四条 风险应对是针对纳税人税收风险点,按照《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统筹确定处理层级和部门,分别采取风险提醒、调查巡查、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等措施,对发现的税收风险点进行核实反馈,并挖掘利用其他涉税信息,努力提高风险纳税人的税法遵从行为。

第五十五条 风险应对任务应统一归口管理并统一推送。省、市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整合风险任务,进行分类、分级推送。
第五十六条各级地税机关应遵循“风险识别→等级排序→风险应对→监控评价”的风险管理链条,通过建立风险指标和评估模型,全面分析扫描土地增值税流失风险。

第五十七条对经风险识别出现的土地增值税征管风险,应按风险的低、中、高等级,按照《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十八条风险应对人员应当对派发的风险任务中的所有风险点一并进行应对处理,做到“一次应对,风险全清”。

第五十九条土地增值税风险任务应对完成后,风险应对人员应在相关系统中填写风险应对反馈单,对每一个风险点的应对情况进行反馈,反馈情况在风险管理系统中自动汇总。
第六十条注重风险应对绩效的评价和管理。各级业务部门应会同税源管理部门,对土地增值税风险指标和模型的运行成效进行评估,查找税收风险存在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土地增值税征管质量。

第五章 清算鉴证质量管理
清算鉴证质量管理,是指地税机关对鉴证人接受委托,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工作质量的评价、监督和管理。

 

第六十一条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是指鉴证人接受委托,通过执行《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业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依照税法和相关规定,对被鉴证人的土地增值税清算申报事项进行审核、确认,评价和证明其清算申报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出具鉴证报告的业务。
鉴证人是指纳入地税机关行政监管并通过年检的税务师事务所。

第六十二条鉴证人出具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的鉴证报告,可以作为纳税人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申报的依据。
第六十三条主管地税机关未采信或部分未采信鉴证报告的,应当告知其理由。
第六十四条清算鉴证质量管理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第六十五条县级地税机关(含市地方税务局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下同)具体负责开展清算鉴证质量的评价工作。评价工作应统一规范、客观公正、准确高效。
各市级地税机关负责对质量评价工作进行监管。

第六十六条县级地税机关应每年组织对上年度人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提供的清算鉴证报告进行质量评价。

第六十七条清算鉴证质量评价内容包括鉴证报告规范度、鉴证报告差异率、鉴证报告认可度三个方面。
(一)鉴证报告规范度,包括鉴证业务约定书签订情况;编制业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真实性、逻辑性;是否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鉴证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规范;是否未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鉴证结论;对鉴证项目出现的交易价格异常、工程造价高于正常水平、虚列成本费用等重大事项是否提出明确的鉴证结论。
(二)鉴证报告差异率,是指鉴证报告中清算项目的房地产转让收入和扣除项目金额,与地税机关审核结论的差异,用差异率表示。差异率包括收入差异率和扣除项目差异率,公式如下:
收入差异率=地税机关审核结论调整的收入金额/鉴证报告中的收入总金额
扣除项目差异率=地税机关审核结论调整的扣除项目金额/鉴证报告中扣除项目总金额
(三)鉴证报告认可度,以县级地税机关对鉴证人出具的鉴证报告审核做出的采信、部分未采信和未采信处理意见为参考依据作出评价。

第六十八条县级地税机关综合上述评价结论,对清算鉴证质量按甲、乙、丙三个等级做出评价。
第六十九条主管地税机关在质量评价工作中,需要鉴证人提供相关资料、证据的,鉴证人应积极配合,并在主管地税机关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主管地税机关应对调取的相关资料妥善保管,评价结束后应及时、完整归还。

第七十条地税机关将清算鉴证质量评价情况提供给注册师管理机构,作为税务师事务所年检的参考依据之一。

第七十一条清算鉴证质量评价结论做出后,县级地税机关应及时将评价结果报市级地税机关,并在市级地税官方网站进行公开。
市级地税机关应用适当方式,对被评为甲级的鉴证人予以肯定;对被评为丙级的鉴证人进行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对未按预征规定期限预缴税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从限定的缴纳税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加收滞纳金。

第七十三条应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纳税人或经主管地税机关确定进行清算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清算申报和报送清算资料的,主管地税机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十四条对清算过程中纳税人提供虚假资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十五条主管地税机关已按规定出具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结论后,如审计、财政等部门检查发现人仍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并经主管地税机关核实的,由主管地税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追缴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追究纳税人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对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主管地税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规定,交由其行政监管部门处理。

第七十七条对造价工程师签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主管机关应按照《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交由其行政监管部门处理。
第七十八条注册税务师和税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鉴证报告或涉税文书的,主管地税机关应按照《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交由其行政监管部门处理。

第七十九条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中,税务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征收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八十条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资料应按照档案化管理的要求,妥善保存。

第八十一条各市地方税务局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报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备案。
第八十二条本办法由山东省地方税务局解释。

第八十三条本办法自2015年 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7月31日止。《山东省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鲁三字(1997)第21号)、《山东省土地增值税预征管理暂行办法》(鲁地税三字(1998)第14号)、《山东省地方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预征和管理暂行办法》(鲁地税发(2004)33号)、《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核定征收管理的公告》(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2年第4号)同时废止。


 

 

友情链接: 御财府 L-councli 上海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

Copyright © 2008-2024 贝斯特bst3344版权所有
China Finance Executive Council (F-Council)为贝斯特bst3344旗下服务品牌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15031503号-1


   FCouncil

   御财府
 
Baidu
sogou